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使用条款》

坚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

2024.01.10 鲁邦通编辑部

阅读量:76

分享:

坚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

中共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和民族繁荣的必由之路。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化。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全面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强调要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讨论,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原则和任务,全面、准确、全面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系统应深入学习和理解党中央的精神,坚决承担实现新工业化的关键任务,扎实推进重点任务的实施,为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认真统一思想和行动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变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旗帜为导向,带头,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依据。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中。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业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新型工业化;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和力量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工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保障物质产品供应、实现绿色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它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也是赢得大国博弈主动权的重要支撑。世界现代历史启发我们,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都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旅程中,我们必须坚决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以不断放心的责任感和积极承担责任的精神,不断推进新的工业化。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准确、全面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中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党的坚强领导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归根结底,我国工业化的伟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人民是促进新工业化的基本依赖。满足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是促进新工业化的起点和立足点。制造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阵地,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坚实支撑。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是一马平川,我们将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在新时代和新旅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准确、全面地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确保新的工业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图为2023年1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智能网络与电动汽车工业园区工人在一家汽车公司的装配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新型工业化将基本实现;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只有加快工业从大到强的转型,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大”和“全”独特的优势更为明显,“强”步伐不断加快,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创新、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发展站在新的更高起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旅程中,我们必须锚定和实现新工业化的总体目标,保持战略集中,坚定地做自己的事情,找到正确的焦点和突破,稳定,一步一步,坚持不懈,长期工作。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集群;努力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支持专业化、新型企业发展,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世界级企业建设。目前,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正在加速演变,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因素增加的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国只有顺应全球产业发展变革的大趋势,努力弥补不足,增强优势和劣势,提高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大国的飞跃。在新时代和新征程中,必须重点抓好重大任务,加强统筹协调,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制度观念,加强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全局规划、战略布局和全面推进;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各方面的政策和要素;完善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统筹规划,全面实施政策,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在新的时代和新的旅程中,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路径,提高官员的创业能力和能力,以创造性的工作展示新的成就,创造新的成就。

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落实

目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反全球化趋势正在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入调整。总的来说,中国的产业仍然大而不强,完全但不好,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到人们的控制,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增加。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物质技术基础雄厚,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创业创新活跃,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习近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科学指导。要准确认识变革,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要抓住战略机遇,又要主动化解风险挑战,不断开创新的工业化新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协调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贯穿新工业化全过程,建设制造业强国与数字经济发展、产业信息化有机结合,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量有效改善和数量合理增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一是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稳定的工业经济增长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实施一系列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保持制造业比例基本稳定,充分发挥宏观经济市场产业稳定“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重点产业和地区的主导作用,实施钢铁、石化、汽车等10个产业的稳定增长计划,支持大型产业省份“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增长目标,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形成更多产业增长极。多措并举扩大需求,加快制造业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支持企业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深化产融合作,继续开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打造品牌”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智能家电等优质产品下乡,努力稳定大宗消费,培育和扩大新消费。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预测预警,及时发现迹象和趋势问题,做好预测预测和政策储备。

二是努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独立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是新工业化的前提和战略支撑。全面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质发展行动,加强薄弱环节,锻造长板,加强基础,不断提高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牢牢掌握自身的发展主导地位。着力弥补不足,在关系安全发展领域实施“一链一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化点为珠,串珠为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重点打造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优势产业链“杀手锏”提高工业质量的技术。注重加强基础,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和重大技术设备研究项目,加快提高产业基础能力,突破若干战略标志性设备。加快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充分利用第一(套)第一批政策。

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图为2023年4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智能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摄

三是全面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坚持创新产业发展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产生新产业、新模式、新驱动力,发展新的生产力。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重大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新国家体制优势,推进技术研究、迭代应用、生态培育一体化,推动重大战略技术和产品突破。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地位,实施企业研发费用额外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资,在企业布局中建设更多的国家创新平台,努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高效协调、深度整合的创新体系。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多个试验验证平台和试点平台,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支持,实施新产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加强重点产业专利布局和应用,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坚持新老并举,加快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完善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广泛应用数字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巩固和完善优势产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迭代,改善产业生态,增强高速铁路、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的整个产业链优势,创造更多“中国制造”名片。培育和扩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络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造、安全应急设备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加强政策指导,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等未来产业的新轨道,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新的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培育服务型制造等新的产业形式和新模式。发挥高作为新区等工业园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促进制造业在中国的有序转移,促进优势互补、优质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五是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鲜明特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分类探索路径,加强基准指导,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整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授权专项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制定新的工业化政策,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授权,实施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加快工业领域通用大模型部署。进一步实施智能制造项目,促进R&D、设计、制造、试验、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制造业全过程的智能化,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设备、智能工厂和智能供应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提高集成电路、关键软件等发展水平,加快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融合创新。加强5G、数据中心、计算能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深化工业数据应用,激活数据要素的潜力,为数字转型提供服务“数据动力”。

六是进一步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背景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工业发展模式绿色转型。进一步实施工业碳峰行动,促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产业绿色转型,完善工业节能管理体系,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坚决遏制“两高”盲目发展项目。进一步实施绿色制造项目,增加绿色产品供应,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和服务体系。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高能源电子和绿色能源设备发展水平,促进内河、近海船舶电气化改造,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等绿色消费。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全面实施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废物回收体系建设,促进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标准化发展。

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背景色。近年来,我国稳步有序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建设绿色产业集群,努力使绿色成为优质发展的鲜明背景色。图为2023年9月8日,江苏省盐城港射阳港区码头等待运输。 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七是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力军。工业发展基本上取决于企业,企业强大的工业能力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扩大专业化和特殊新企业群体,使各类企业在新工业化进程中充分流动创新活力,激发创业激情。加强、优化、扩大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多家龙头制造企业,支持企业战略合作和强联盟,支持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培育多家具有生态主导和产业链控制的一流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发展与帮扶并举,完善中小企业工作制度、政策法规制度、服务制度和运营监控制度,培育更多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完善预防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深入开展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携手行动”,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场景和创新要素,促进大中小企业的深度整合和全面合作。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提高政治地位,积极承担责任,认真做好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者和实干家,聚集强大的合力,加快新型工业化。

加强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实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理解力和政治执行力“国之大者”,贯穿推进新型工业化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全面领导党。在国家制造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办公室协调监督实施的作用,建立水平协调、垂直连接、高效连接的工作机制,促进重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项目和重要政策的有效实施。建立健全与企业正常沟通的机制。全面落实“十四五”一系列规划,开始“十五五”规划研究。充分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国家高端智库、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决策支持和咨询服务。

提高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系统齐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产业信息体系,促进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新型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以维护产业安全为重中之重,加强战略领域顶层设计,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模式,加强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的协调,引导更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制造业流动,完善产业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努力加强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大国工匠、优秀工程师和更多高技能人才。完善工业和信息化法治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扎实推进行政,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工作、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创新探索,让企业敢于突破和尝试。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我国标准国际化水平。

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举起创新旗帜,充分激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落实重大改革措施,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有效市场与有前途的政府更好结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促进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培育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更高质量“引进来”,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放宽电信市场准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商业环境,加强重点外资项目服务。更高水平“走出去”,鼓励企业多元化布局、国际化发展,深化联合建设“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推进新产业革命伙伴关系网络建设,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

凝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雄伟精神力量。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促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孕育“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等“哈军工”优良的传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要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团结奋斗形成的伟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振奋创业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增强历史主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能力,努力奋斗,勇往直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求是》杂志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仅用于学术共享。如果您意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它!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具备服务型制造基因的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依托自身高标准建设的数字化工厂,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工业物联网通信和边缘计算产品,面向国内企业提供设备智能化和智能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企业EHS(环境、健康和安全)解决方案。依托传感与控制、边缘计算、5G通信、工业低码、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构建鲁邦通智物协同云,实现“云边端”的融合并赋能行业场景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环保设备、新能源装备、机器人、 电梯及特种设备等工业设备行业和医疗物联网领域,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降本增效,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