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使用条款》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2023.10.27 鲁邦通编辑部

阅读量:132

分享:

摘要:健康共同治理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为健康和福祉采取的共同行动。本文阐述了健康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和与党中央“健康中国”重要决策的关系,强调健康共同治理需要在政府领导下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完善多主体平等协商的机制,确保全民健康的共同建设和共享。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介绍了国家卫生管理的概念,并从广泛开始- 深 -高三维度解释了实施国家卫生管理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广度是卫生管理应涵盖所有国家和人民的生活过程;深度是合格服务提供商根据循证制定的卫生管理服务清单,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高度是为了有效实施卫生管理服务,政府、企业和个人应承担的资金保障机制所需的费用和比例。

关键词: 健康共治;健康管理;健康城市;健康素养;

在 2016 年 8 月 19 日至 20日,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健康会议上,针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明确卫生健康是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1]。2016 年 11 月 21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即将在上海举行。2016 年 11 月 21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即将在上海举行。本期的主要内容,以健康促进为主题,展示上海的经验。本文结合学习演讲的经验和健康促进的两个方面:健康共治和国家健康管理,谈谈我们的一些理解。

1 健康共治

正如本期导读所提到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将是上海宣言和健康共治(governance for health)、健康城市(healthycities)和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被列为宣言中的三个要素[2]。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与统治、管制所表达的含义不同,(governance)定义为:公私机构和个人管理相同事务的总和,是公共事务相关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平等参与,是各主体围绕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谈判和互动。因此,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协调,并采取联合行动。根据治理的定义,健康共治是指中央和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以整个政府和整个社会的方式保持健康和福祉(wellbeing),共同行动[3]。健康和福祉是全社会共同价值观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社会和谐、幸福和经济活动的象征,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健康和福祉的因素非常复杂,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物质环境和行为方式,涉及多部门和领域的共同合作,以及制定和实施各种复杂的公共政策。这些因素远远超出了卫生部门的控制能力,仅靠卫生部门是不称职的,必须依靠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卫生治理不同,卫生治理要求政府主动与非政府组织、公共和私营组织和公民共同行动,强调健康发展的全面性、公平性和协调性;卫生治理(healthgovernance)仅限于卫生系统内部,协调卫生部门内各机构组织共同实施的健康行动。

健康共治是健康促进发展和经验的结果,是健康公共政策的延伸。健康促进的最早提出是强调“部门联合行动”、在第八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赫尔辛基宣言》中,“健康公共政策”提出了“健康融入一切政策”。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会议上,《上海宣言》将提出健康共治,进一步强调“全政府和全社会的战略”(whole-of-governments and whole-of-societyapproach)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健康问题和挑战,促进健康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突出全球、国家、地方和社会事务的共治,为此,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完善多主体平等协商的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立足点是全体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事实上,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就倡导爱国卫生运动,以应对细菌战争、解放前和战争遗留下来的城乡环境卫生问题,遏制传染病的严重流行,从大卫生的角度,以“政府组织、地方责任、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 以24字政策为指导的健康共治社会创举,在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用30 西方国家的年度时间已经完成 第一次卫生革命是在13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的,其中爱国卫生运动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用30 西方国家的年完成了 爱国卫生运动是130多年来完成的第一次卫生革命。2003年 年抗击 SARS的肆虐也采用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式,通过政府的主导和全社会的参与,快速有效地控制了SARS的流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立法和执法,这是不同层次健康共治的具体实践。因此,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为“健康共治”提供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提出了“国家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 过去常用的“管理”概念 改为 “治理”;在“认真统一思想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讲话中,推进国家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我国新时期“健康共治”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为新时期中国“健康共治”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以人为本、以健康为基础”大健康观的指导下,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健康中国建设”,将为促进全人类健康福祉提供中国版的健康共治模式。

2 健康中国和全民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全民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维护全民健康、实现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要求,2016 年 8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将健康中国提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将健康中国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以 “全民健康” 促进 “全面小康” 社会和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这是在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导下,促进全民健康理念的创新是解决当前和长期健康问题的整体思维方式。其核心是健康优先,从大健康、大健康的高度,通过大政府和大社会的努力,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改善健康安全,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人人享受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人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人人获得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显著缩小,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健康社会建设[4]。

在建设健康中国时,强调整个政府和全社会的战略是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强调健康中国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宏观总体规划,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从大健康的角度,强调以人类健康和福祉为中心,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通过综合政策措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全社会参与是要求社会生产服务部门、各类机构、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公众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健康健康良性互动关系,形成以健康福祉为核心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形式。

3 全民健康管理

在健康中国和国家健康战略下,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国家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监测、分析和评估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状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健康危险因素、疾病筛查和疾病管理,促进和维持健康[5]的整个过程。

健康管理的本质是干预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从广义上讲,健康管理涵盖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机构对个人和确定人群采取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措施。例如,在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婴儿保健服务、孕产妇保健服务、老年保健服务、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被列为卫生管理的内容。狭义上,健康管理主要针对慢性病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疾病负担,主要针对中下游行为风险因素(吸烟、身体活动不足、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和生理因素(血压、血脂、血糖),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健康筛查),也可视为个人高危人群的策略。由于健康管理运用了管理理念,通过健康风险评估,服务对象可以了解可能威胁其健康和生命的风险因素,从而产生健康需求和维持健康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结合监督随访和反馈机制,确定短期和长期保持健康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实现保持健康的目标。这样,在科学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可以纠正一些难以改变的生活行为习惯,一些随机或不健康的筛查可以按计划进行,一些已经患病的疾病得到了系统的管理。这对预防、控制和治疗慢性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健康管理不仅可以为少数人服务,因为它违反了健康伦理和国家健康的概念,而且应该是国家健康管理,即每个人都参与健康管理,每个人都享受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健康战略下,政府以健康共同治理的方式领导,各负其责,通过国家健康管理实现国家健康的目标。

全民健康管理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服务。它体现在广度、深度和高度3上 综合立方体的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广度,即覆盖面。不言而喻,全民健康管理覆盖了全民(universalcoverage),由于任何原因,一个人都不能被排斥在外。此外,这个覆盖面还应该涵盖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lifecourse)。在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活过程中,从实施国家卫生管理的角度来看,生活的主要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习、工作和生活。根据人们的活动场所,可分为幼儿园、学校、工作场所(包括军队)、家庭和生活社区。当然,监狱等一些特殊场所也应注意,即以场所为载体进行健康管理。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自2009年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覆盖全体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已达2008年 年的 11.3 亿增加到 2013 年的 超过13亿,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但从疾病保障到健康保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二个维度是深度,即服务内容和能力。在实施国家卫生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循证卫生管理决策的理念,即在开展卫生管理服务的实践中,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最充分的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经济有效)的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在循证健康管理的基础上,为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形成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清单。该服务清单是否包含在一个项目中,主要取决于效果和经济原则。应大规模推广效果好、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设计方法有缺陷,但应肯定效果好的预防服务,值得推广使用。如果一些预防方法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应广泛使用;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高危人群的风险因素,仍然具有推广价值。应抵制使用无效甚至有害的方法。谨慎对待一些预防方法仍然缺乏有效的证据。具体分为重点推荐、推荐、非常规应用推荐、不推荐和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评估其有益或有害 个等级。

有科学合理的服务内容,也有能力提供服务的人员,即服务提供者。目前,卫生管理仍存在服务主体不明确、家庭医生卫生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卫生管理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能力和热情不足、技术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孤岛健康信息管理也严重阻碍了健康管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发展。因此,为确保健康管理的有序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及其配套文件,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健康管理中的规定康管理中的职责。加快探索建立负责整合和管理健康管理信息的责任部门,制定工作程序和相关制度,促进健康管理信息共享。要坚持循证健康管理的原则,明确健康管理的内容、流程和主要技术手段,为各类健康管理机构提供技术指导,规范健康管理技术。在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人员培养。明确各机构的准入标准、服务对象、服务项目、商业模式和员工要求,加强对健康管理服务的监督。

第三个维度是高度,即资金保障机制所需的费用和各方应承担的比例。目前,我国卫生行业的保障机制主要是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而健康管理所需的资金保障机制应该是健康保险。为确保国家卫生管理的真正实施,应探索使保障机制能够覆盖卫生管理中更广泛的服务内容和更高的比例。因此,在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下,高度开放财政资源,形成多元化融资的合理化机制。健康管理的一些内容,如重点人群的婴幼儿、中小学生和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应以政府为主,而员工的健康管理应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健康保险。根据上述健康管理服务清单和企业的福利能力,有选择地为员工购买重点推荐和推荐的服务项目。一些服务项目可以以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实施。一方面,健康保险应引入基层健康管理机构,以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探索医疗保险支付健康管理费用的模式,减少医疗费用,逐步推广。另一方面,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健康管理机构的合作机制,使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受益。此外,还需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考核指标,并提供明确的财政补贴。

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家卫生管理的各自责任是明确卫生管理的界限,政府、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各自责任。政府主导健康问题,政府也要保护基本和弱势群体。企业单位应当对企业单位员工的健康承担主体和社会责任。虽然健康管理的主要责任没有法律要求那么严格,但员工的健康是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应将员工的健康纳入单位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并从政策、资源到文化建设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行为变化、疾病筛查还是医疗,如果个人不承担健康责任,无论服务有多好,都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健康是保障人类发展的动力和资源,管理健康的管家应该是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综合体。只有各方承担各自的责任,我们才能很好地管理健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和参与全民健康管理。让我们共同实践健康治理,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见http:///zhuzhan/wsjswtpxw201608/180c314e764a6976009.shtml。

WHO : Zero draft Shanghai Declaration on Health Promotion. 见http://www.who.int/healthpromotion/conferences/9gchp/shanghai-declaration/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Governance for health in the 21stcentury。Copenhagen, 2012.

李滔,王秀峰: 2016年(1)健康中国的内涵和实现路径:4-9.

傅华: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前景。2015年(3)中国商业保险:52-53.